-
2025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获奖名单公布
近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获奖名单公布,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Manfred Curbach教授、加拿大圭尔夫大学Paul Hebert教授、以及澳大利亚国际组织全球健康与可持续城市观察站(GOHSC)凭借其在可持续发展实践领域所展现的领导力与创新精神,荣获此项殊荣。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2月5日在迈阿密举行的第五届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峰会期间举行。我院陈方若院长作为本次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参与该奖项评审工作。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是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设立。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卓越成就,有力推动可持续解决方案创新、推广与实施的个人、组织及企业。本届可持续发展奖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NST)与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合作颁发。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等研究院(TUM-IAS)负责组织严谨的两阶段评选流程。国际知名学者及产业界专家组成的初选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初步遴选,最终获奖者则由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组成的专项评审委员会确定。该奖项每年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提供高达130万瑞典克朗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其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承诺。2025-10-18学院办公室 -
全链条育人协同“阳光育人”公益,交大安泰代表团赴新疆调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调研,围绕公益助学、智库建设、校企合作及校友联动,推进落实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去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率队在新疆调研期间,签署了区校战略合作协议。在此框架下,安泰经管学院积极行动,进一步推动协议的落地实施。深化公益布局,夯实教育协作根基在巴楚县,代表团与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进行座谈,并走访巴楚安泰智库。巴楚安泰智库源于2017年公益援疆实践,由校友企业硕风文旅集团、幸福益站推动,与巴楚分指、交大安泰联合发起。该智库整合商业与公益资源,该智库整合商业与公益资源,在产业规划、就业培训、创业孵化及文体设施建设等领域为巴楚县提供全方位支持,持续提升当地产业能力与人才素养,探索公益引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随后,代表团走进巴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见证本学年“硕风・阳光育人”奖教奖学金的发放。“阳光育人”计划工作室静安站巴楚分站于2023年落户巴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同步设立奖教奖学金,旨在推动教育公平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三年来,该计划已累计支持600名巴楚中职教师与学生成长。延伸育人网络,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在喀什,代2025-10-31学院办公室、行业研究院 -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在2025年度上海交大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立项中再创佳绩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25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立项中再创佳绩,共有3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徐汇印记、数智星火——基于智能数字人技术的校史院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与《“智创未来——科技影响力与商业实践”短视频制作》两个项目获评重点立项,“国家战略研究院网络智库工作室”则获评智库立项。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相关部署。项目致力于拓展网络育人新空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育人品牌,持续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质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2025-10-22学院办公室 -
国务院参事室原主任王仲伟为安泰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及第三期优秀青年骨干培训班作“努力在主动识变 积极应变中提升履职能力”专题辅导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交大安泰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提升院管干部和青年骨干的政治信念、治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大局意识、系统观念,10月23日上午,学院邀请到国务院参事室原主任王仲伟作“努力在主动识变 积极应变中提升履职能力”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殷洁主持。王仲伟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为与会人员作了一场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指导性强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调整,必须深刻领会并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把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推进内部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家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改革发展,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和优秀组织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融合创新,聚焦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科学设计组织核心能力体系,持续优化流程管理与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他勉励全体与会人员在新时代奋进征程中,勇于担当、守正创新,不断夯实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殷洁2025-10-24学院办公室 -
探索高校智库咨政建言路径 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开展专题讲座
2025年11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举办“如何打通理论研究与策论研究的‘任督二脉’——高校智库咨政建言工作的若干思考”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熊竞主讲,由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庆华教授主持。讲座围绕高校如何发挥智库功能、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影响力展开。熊竞从高校智库的使命与功能出发,阐述了高校在服务政府决策、推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他指出,智库研究须立足理论,同时关注现实问题,真正实现“写得好”到“用得上”的转变。他通过“科学史上的三把刀”进行类比,阐释专报撰写中“简明、聚焦、前瞻”三点关键,并强调高质量智库成果应具备时效性、精准性与可操作性。熊竞还从内容策划、写作逻辑和报送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智库高质量建言的实践路径。他结合多个真实案例,展示了智库在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成果转化经验,强调研究者要深入基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热点问题,以学术智慧服务治理需求,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见效。朱庆华在总结中指出,科研选题不能脱离实际,要主动深入一线,理解真实问题。她强调,智库研究与国家倡导的“解决2025-11-07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 -
首届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研讨会于交大安泰举办
2025年10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办,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协办的“第一届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学科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及行业未来。会议伊始,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处长吴文锋发表致辞。吴文锋处长在致辞中回顾了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学科带来的新动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金融工程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吴冲锋发表致辞。作为国内金融工程学科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吴冲锋教授对学科发展表达了殷切期望。Finstars Intelligence董事长王勇发表致辞。他表示,Finstars作为一家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公司,期待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冯芸教授介绍了学院设立“金融工程长周期实训基地”的创新设想,指出基地旨在通过系统化、长周期的校企共建模式,锤炼学生工程化与创新化的实践能力,打造金融工程人才的良性生态圈。本次会议2025-11-07金融系 -
时光荏苒三十载,金融骄子再聚首 | 1995级国际金融班入校30周年返校活动举行
10月18日,1995级国际金融班入校30周年返校活动举行。来自1995级国际金融专业的五十余位本科校友及家属重回母校,欢聚一堂。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桑大伟、校友与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黄淑绢、副主任宋月琴及相关老师热情接待了校友们。褪去暑热,秋意渐浓。上午校友们在交大徐汇校区工程馆102教室进行座谈交流。桑大伟代表学院对校友们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上海交大和安泰经管学院的发展历史及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黄淑绢向校友们介绍了交大最新招生情况。她鼓励校友们动员子女积极报考母校,期待更多 “交二代” 能传承交大精神,让校友与校园情在代际间延续。大家共同观看了校友为这次聚会精心制作的照片剪辑和祝福视频。当屏幕上新老照片交替呈现,30 年前课堂上的专注、操场上的欢笑、宿舍里的畅谈等美好大学生活场景仿佛重现眼前。岁月虽在每个人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从未冲淡那份真挚的同窗情谊。因工作、地域等原因未能亲临现场的校友,也通过视频方式,向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们送上问候,跨越空间的友情传递,让现场暖意更浓。座谈交流环节,每位校友轮流发言,分享各自的发展近况、收获与感悟,校友们纷纷表示,此次返校活动不2025-10-21校友与发展联络办公室 -
情系京华·共襄安泰 | 交大安泰北京校友发展座谈会举行
10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桑大伟率队赴北京,与北京校友代表齐聚一堂,举行专题交流座谈会,实地参观交大安泰北京校友活动基地申浩律师事务所。座谈会上,桑大伟以 “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打造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 为主题发表院情报告,梳理学院发展脉络、成就与规划,引发共鸣。报告回溯学院百年发展历程,始终坚守办学初心与使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办学成就上,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多学科在评估与排名中表现优异;科研创新有突破,实验室及智库平台成果丰硕;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师资雄厚,校友遍布各界。在战略布局上,“纵横交错,知行合一” 战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行业研究,国际化发展态势良好。他表示未来的安泰,不仅要成为学术研究的高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更要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智库,真正建成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校友们在聆听报告后反响热烈,将积极协助学院推动产学研合作,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座谈会上,与会校友围绕 “把准人才成长方向”“建设人才培养高原”“涌现人才培养高峰” 三大主题,结合具体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言献策。校友们的建议2025-10-28校友与发展联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