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育人”计划第十七期签约仪式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年6月7日上午,“阳光育人”计划第十七期签约仪式在市政协江海厅顺利举行。
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市政协民宗委主任闵卫星,第十二、十三届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市民族联副会长、“阳光育人”计划发起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田新民,市政协民宗委专职副主任徐梅,市民族宗教局民族一处处长任真,市民族联副会长汪智豪,上海各高校统战部相关负责人,阳光育人计划十七期的学生、导师及助理导师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闵卫星主持。
会议伊始,任真表示自2007年启动以来,“阳光育人”计划已成功助力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成长成才。“阳光育人”计划以其助学金支持和个性化指导,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更在学业、职业规划及心理层面提供了全面关怀。“阳光育人”计划的持续发展,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无私付出和全情投入,体现了上海城市的高度与温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我们期待未来能推出更多此类项目,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现代化新型人才,形成更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平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田新民回顾了“阳光育人”计划十七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阳光育人"计划辐射的公益活动包括“阳光育人百城千人”计划,“阳光育人圆梦大学计划”等活动的展开作相关情况介绍。田新民强调,“阳光育人”计划已经成为师生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分享多元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该计划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为社会输送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新时代青年。“阳光育人”计划将继续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推动者,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贡献力量,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期待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市民族联副会长汪智豪宣读“阳光育人”计划第十七期结对名单。
本期计划一共有来自21所高校的21名在上海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与16位企业家导师结对,并进行了现场签约。
随着第十七期“阳光育人”计划签约仪式的举行,21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即将与导师、助理导师,开启一段为期三年的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之路。
申万宏源证券公司上海自贸区分公司总经理周奇代表导师发言,他提出了三点努力方向:第一,勤勉尽责,投入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的成长,提供学习、生活、思想和实践上的帮助。第二,教学相长,他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希望通过分享社会经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心理建设,学生可能面临一些心理挑战,他鼓励学生将过去的磨难转化为精神财富,他也会与学生共同面对成长的烦恼。
第十七期的学生代表来自复旦大学的秦智慧认为“阳光育人”计划让她能够与社会各界优秀人士以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交流互动,得到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建议。她感受到了关怀与希望,并表示她会怀着感恩和热忱的心,将这份温暖和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最后,金兴明强调了“阳光育人”计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其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对签约导师提出了期望,希望他们心怀民族团结大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精准化指导和个性化支持,帮助他们发掘自我潜能,练就过硬本领。同时,他对在座的青年大学生表达了殷切的希望,鼓励他们满怀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并在服务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阳光育人”计划在上海市政协的支持下,走过了从萌芽到成熟、从构想到实现的成长历程。这一计划如同播种者,一路播撒梦想的种子,点燃希望之光,让民族团结的幼苗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它不仅在上海地区激发了无限的活力,更将这份正能量辐射至全国,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