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会计评论》 “又日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5年5月24日,《当代会计评论》“又日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厦门大学会计学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安徽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六十位专家、青年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当代会计评论》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立军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文锋,《当代会计评论》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增泉先后致辞,为会议拉开序幕。吴文锋对《当代会计评论》的邀请致以诚挚谢意,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文科专业建设成果及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发展现状。他表示,希望借助此次论坛深化校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学校文科发展,并代表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预祝会议顺利举行,期盼会议成果丰硕,与会代表满载而归。李增泉代表《当代会计评论》致辞,详细阐释了期刊的风格与定位。他提到,在主编刘峰的引领下,期刊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强调思想原创性的学术平台。回顾期刊发展,其历程映射出中国会计研究的范式转型,从早期规范性研究,到借鉴西方实证研究,再到当下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李增泉强调,期刊聚焦中国现实问题,倡导科学严谨研究方法,目前正处于关键发展期,期待学界同仁共同支持,携手将其打造为国内顶尖学术期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书博依次作主题报告,为与会学者带来学术洞察与思想碰撞。主题报告环节由李增泉主持。
陈钊以“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几个研究案例”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他结合多个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探究产业政策与研发激励政策时,陈钊运用会计学知识,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既揭示了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操控行为,也证明了政策提升企业真实研发投入的有效性。在无人机、机床等行业研究中,他凭借对产业链和企业行为的深度解析,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蒋勤带来了“清代农家账簿中的市场机制与会计核算”的报告,从历史学的角度,以清代农家账本为研究对象,生动展现当时市场机制与会计核算方式。他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对民间文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农家账本的分析,揭示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养猪产业链中的代养关系、市场交易模式等。该研究为会计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让与会者对传统经济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张书博以“结合中国制度的会计研究:实验的视角”为题,分享其在实验研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提出,中国研究应从制度出发,结合田野实验的方法,以解决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研究案例,张书博展示了实验研究在解决因果关系、挖掘前瞻性问题及强化结论直接性上的独特优势。其研究成果为会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发与会者广泛关注。
秉持“雏凤清于老凤声”的理念,《当代会计评论》通过“学生论坛”栏目与“又日新”论坛,为青年学子搭建学术平台。论文报告与交流环节由同济大学教授白云霞、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石桂峰主持。经遴选,西南大学李金玥、新疆财经大学付阳阳、华南理工大学卓训沣、江西财经大学何婷婷四位同学的论文脱颖而出,围绕人工智能、企业社会责任、税收改革以及审计市场等前沿热点议题,分享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西南大学李金玥以“人工智能应用降低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为题,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人工智能应用凭借提升信息透明度、增加政府补助路径,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企业,以及无公开市场债券发行的企业中,该降本效应更为显著;同时,人工智能应用还能有效改善民营企业短借长用状况,缓解债务到期压力。
新疆财经大学付阳阳在“客户ESG表现是否提升了公司供应链透明度——基于供应商名称信息披露视角”中,以供应商名称披露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客户ESG表现与上市公司供应链透明度的关联。研究发现,客户ESG表现会通过传递绿色信息、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供应链透明度,即客户ESG表现越好,上市公司对于其主要供应商名称信息的披露意愿越强;此外,在客户“漂绿”程度较低、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境下,这一促进作用更为突出。
华南理工大学卓训沣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审计定价吗?”中基于风险效应视角,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审计定价。其作用机制显示,政策带来的企业现金流增加,通过代理成本与外部监督压力渠道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政策对审计定价的提升效应,在企业声誉低、客户与审计师地理距离较远、行业竞争程度较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审计定价的提高同步带来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化。
江西财经大学何婷婷以“审计市场准入制改革有效吗?”为题,深入考察“准入制”改革后备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研究证实,相较于原证券资格小所,备案事务所审计质量显著提升,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增加审计投入和减轻审计师工作量压力等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行业竞争激烈、长期合作的客户群体中,审计质量提升效果更为明显;且备案事务所与原证券资格大所的审计质量相当,在审计收费上与原证券资格小所、大所均无显著差异。
本次论坛特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何开刚、上海交通大学郭凯、安徽财经大学后青松、上海交通大学张珂源以及现场多位会计财务领域权威专家担任论文点评嘉宾。专家们从研究设计、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到研究贡献等多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他们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精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例如部分研究在变量选取上的局限性、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专家们的点评不仅助力青年学者提升论文质量,更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充分彰显了学界前辈对青年学者的悉心培养。
刘峰在论坛闭幕式上总结发言,他强调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者做有价值、能带来知识发现且对他人有帮助的研究,实现知识发现与学术助人的双重目标。他指出,在数字化时代,会计和财务知识面临诸多变革,学者应带着新的眼光,深入实践,发现问题,将其转化为学术语言,丰富和改造现有的知识体系。最后,刘峰介绍了“又日新”论坛后续安排,诚邀大家持续关注和支持,共促会计研究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