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微观经济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21
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微观经济学研讨会于5月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于“市场、信息和数据”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的数十位微观经济理论专家学者,围绕信息经济学、机制设计、平台与数据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上午9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瞿茜教授致开幕辞,并简要回顾了交大徐汇校区、安泰经管学院及经济系的发展历程。本次会议分为5个阶段,共安排8场专题报告及1场主旨演讲,由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陆卓然主持。
第一阶段由对外经贸大学孙一飞教授主持。
首位演讲者为北京大学吴泽南教授,其报告题为《Competitive Personalized Pricing with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研究考察了多维消费者特征下价格歧视对企业利润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掌握更多消费者信息将加剧竞争、降低价格,从而提高消费者福利。然而,本文发现在消费者偏好多维且企业难以完全推断偏好的情境下,部分信息披露反而可能最优。
随后,深圳大学陈博教授作了题为《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Full Surplus Extraction in Mechanisms with Noncontractible Actions》的报告。文章探讨了在非金钱激励的竞赛机制中,如何通过信息披露设计实现剩余的完全提取。研究表明,最优披露策略具有“几乎完全披露”的特性,且仅当投标人在先验分布下无法获得信息租时,最优披露方能实现剩余的完全提取。
第二阶段由武汉大学孙祥教授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邢亦青教授作了题为《Communication with Discretion》的报告。文章探讨了授权如何影响组织内部的沟通。研究发现,授权程度越高,沟通效果越好,即授权能够促进而非妨碍信息传递。更有趣的是,当委托人允许授权的成本越高,事前反而会给予代理人更多的授权,从而改善沟通,使委托人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代理人在事后实际行使的裁量权反而更少。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闵炜程教授作了题为《Bad Reputation due to Incompetent Expert》的报告。文章探讨了推荐者的职业声誉动机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缺乏专业能力的推荐者出于维护声誉的动机并不会使消费者受益,且当这类动机足够强时,可能导致市场完全崩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专业型推荐者是短视的,而消费者拥有长期视角,这一“声誉有害”效应仍然存在。研究结果为推荐者的激励与薪酬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午休后,香港大学Balazs Szentes教授作主旨演讲《Strategic Information Provision in Market Transactions》。担任主持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林熙之教授。Szentes教授聚焦信息中介在市场交易中的角色,深入剖析其信号设计策略。研究发现,任何均衡的交易结果都等价于中介发布一个简单的二元信号。在均衡中,买方实现盈亏平衡,而卖方在设定均衡价格与设定买方在未购置信号下仍愿意交易的最高价格之间无差异。
第四阶段由湖南大学杨湘黔教授主持。
首先,华中科技大学裴挺教授的报告《Certification Design in Lemon Market》探讨了在经典柠檬市场中,逐利型认证机构如何通过设计灵活信号与预付费用的认证机制影响市场交易。研究发现,当买方估值与卖方外部机会之间的差距不随质量单调上升时,认证机制既不能保证所有卖家参与,也无法实现交易效率最大化。此外,在特定条件下,认证机制可能反而降低市场效率。
随后,暨南大学杨仁琨教授的报告《The Design of Quality Disclosure Policy and the Limits to Competition》探讨了垂直差异化双寡头市场中的二维信息设计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最优政策倾向于仅披露质量排序,从而放大产品差异、减轻价格竞争,并实现社会最优配置;而消费者最优政策则通过完全隐藏排序信息来加强竞争。最优的信息可能表现为排序、不排序、完全披露,或将完全披露与排序/不排序相结合的形式。
最后一个阶段由武汉大学韩立宁教授主持。
首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宋阳波教授的报告《Market for Attention and Cooperation Rivalry》探讨了策略性媒体如何通过提供时效性信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研究发现,即使在多家媒体并存的情况下,均衡中仍普遍存在“合作性竞争”的现象:媒体之间根据所掌握信息的相关性,在博弈中期往往默契地降低信息披露频率,而真正的竞争行为通常仅限于初期甚至不会发生。此外,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价值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非单调性。
最后,北京大学石凡奇教授的报告《Designing Pricing and Advertising Mechanisms for Product Upgrades with Network Effects》探讨了在新旧产品共存、且存在正网络效应的市场中,最优的定价与广告策略。研究发现,当广告强度较高时,设计者倾向于仅向已知情消费者提供升级产品;而在广告强度较低时,最优策略可能是通过提供两类产品进行筛选。此外,在广告成本较高时不做广告最优,而在成本适中时,最优广告强度则依赖于成本的凸性。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经济系承办,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203044)的资助。会议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博弈论、机制设计、信息经济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微观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对话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