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炜:“一条链”上的安全观 发布时间:2024-04-15

产业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格局,我们怎么来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在强链补链稳链的过程中,怎么来破除其中的堵点和卡点?

今天我们将透过长三角的汽车制造业,来读懂产业链的“韧性密码”。在这里,平均不到1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走下产线:一家汽车整车厂在长三角4小时的车程内,就能解决所有配套零部件供应。


一座县级市 为何能让400多家德企落户?

在苏州太仓,这个去年落成的新厂区内,新能源车和传统油车的生产线被安排在上下两层。相比传统油车,二楼的新能源车间还预留了发展的空间。作为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德国企业,他们在焊接工艺方面,是行业内全球的“隐形冠军”。2009年,公司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从线材、设备、工艺等方面自主研发,并于2014年开始量产。

公司总经理沈巍告诉记者,他们的新能源汽车配件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传统汽车,而且他们相信这个趋势还会延续下去,他们也将继续在新能源产线上加大创新和生产的投入。

漂洋过海而来的企业就像一面镜子,近距离接触下映射出中国在产业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存在的差距。作为一个县级市,太仓面积小、人口少,想要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学习国外经验成为一项重要的选择。近年来,太仓以中德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扩链,提高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截至去年3月底,太仓的德资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85家,形成了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

太仓只是眼下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缩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汽车,包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汽车产业为何备受关注?究其原因,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尽管,我们已经跃升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但依然面临供给链不稳,关键技术对外依赖严重的问题。长三角能拿出怎样的解决方案,同样也是事关安全发展能力的一场“大考”。


“链上聚力”发挥首位产业优势

在江淮汽车的技术中心,一辆搭载着全新一代汽车底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接受极限测试。作为这次测试的技术负责人,吴沛奇对汽车稳定性和操控性的实验数据并不满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沛奇找到上海一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保隆科技,看能否把企业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用在江淮新能源汽车上,这套系统之前主要适配于高端汽车,让车辆底盘高度可以根据驾驶环境自动调整,从而使稳定性和操控性达到最优。

对于江淮汽车这样的整车企业来说,在长三角区域两个小时路程内,就可以集齐生产一台新能源汽车需要的两万多个部件,特别是安徽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首位产业,7家域内整车企业携手长三角数千家配套企业拧成一股绳,不断在汽车芯片、电池续航、智能网联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蒋炜指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发挥链主的作用。作为产业链的龙头,实际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产业链发展的使命。而政府在强链、补链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个关键的职能,那就是多跟智库进行合作研究,找到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出科学、准确的名单。


沪苏浙皖各扬所长 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31.3万辆。其中,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60万辆,在全国同期产量中的占比超四成。这其中,上海提供的汽车芯片、软件,组成了汽车的“大脑”。

随着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汽车形态被分为“智慧的脑、敏捷的身、强劲的心”。这其中,零束科技肩负上汽集团电动智能化转型的重任,这也是上汽在电动智能新赛道上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过,要打造出这颗“智慧大脑”却并非易事。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更迭周期大幅缩减,整车项目约一年一小改,两年一中改,开发周期在一年半左右。这就对零部件企业响应新需求的速度、同步开发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供应链距离不断缩短,上下游日益呈现扁平化趋势,这使得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韧性与日俱增。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太仓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灯具等十几个领域,200多家相关制造企业汇聚于此,形成700多亿元产值规模。放眼长三角,处于“4小时产业圈”的江苏,动力电池及配套重点企业超过140家,电机、电控、电驱动总成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不断增加。在浙江,环杭州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温州、台州沿海汽车产业带转型提升。在安徽,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全面实施。

从创新链到产业链,近年来,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形成产业协作一体化新格局,不但为产业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最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