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润田:探索构建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4-20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参与方,如何构建恰当的企业内部组织间协调关系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实际上,企业内部组织间协调关系的实现,归根结底要落到“人”的身上,需要围绕“人”的价值和需求来建构企业内部协调机制,而这正是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议题。因此,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组织间协调关系的重要基础,其是否和谐,不仅事关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实际上,在企业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国的工会组织不仅作用独特,还大有可为。一是中国的企业工会是嵌入在企业内部的一个特殊组织,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扮演着“桥梁”和“纽带”角色,并将协调与平衡劳动关系主体利益诉求作为其重要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二是随着工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工会承担着为员工维权、为企业维序和为社会维稳的多种职责,在推动劳动关系主体实现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中国工会角色、地位和作用的独特性,使得中国的企业—工会关系在内涵、结构、作用范围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构建适用于中国情境下企业—工会关系的理论势在必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恩华教授团队立足全球视野和中国国情,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工会关系展开了全景式深入研究,历时五年完成了《中国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理论构建研究》这一著作,这是学术界对探索中国劳动关系理论构建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回顾全书,书中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论断,择其要者,主要理论贡献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的中国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理论,为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贡献新的知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书从制度逻辑角度考察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从根源处去理解中国劳动关系规律,有助于指导劳动关系主体采用“治本”的方式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通过识别中国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内涵、特征、形成机制、模式构型及其演化机制,有利于重塑社会对工会地位的认知,增强企业理性看待工会的作用,改善工作场所层面企业和工会的互动方式,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在企业层面和员工层面的互动效果研究,有利于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为劳资双方形成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提供现实指导。

第二,推动了劳动关系领域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已有关于劳资双方力量平衡和利益均衡研究问题一直是劳动关系领域重要研究主题,而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和企业健康研究则更多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关注。为了解决上述研究的割裂问题,本书从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整合视角,研究了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在促进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和提升企业健康方面的作用机制,这不仅解决了困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和劳动关系领域的核心理论问题,还拓宽了原有各自领域研究边界,促进两个领域交叉、融合和共同发展。

第三,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提升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提供策略和方法指导。中国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应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促进员工福祉和企业效益的共同提升,而现有的研究缺少系统性。本书结合感知反应系统模型,构建出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员工和组织影响的多层次、多阶段、多情境的综合理论模型,为企业和工会有效利用这种相互促进和彼此制衡的耦合关系来提升组织健康和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提供切入点,这不仅增强了企业对工会地位、作用的认可,推动企业自身改革,主动适应工会的新变化、新要求,而且还有助于引导和激发员工自身的能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利用企业和工会资源来参与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建设实践,实现企业和员工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