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起源,也是人们早已习之为常的沟通、交流工具。特别是在每天打印,复制、粘贴上千文字的现代,更少有暇去停留下来发掘、欣赏它的内在意义之美、外在艺术之美。11月21日,台湾著名美学专家蒋勲先生应上海交通大学EMBA台湾同学会的盛情邀请,走进EMBA名家论坛,与上海交大、中欧、复旦三校EMBA台湾同学共近200人分享了汉字书法之美。此次论坛是蒋勲先生第一次在大陆设讲,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教授特地出席论坛对蒋勲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论坛有上海百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EMBA台湾同学会新任会长杨彬君女士主持。 |
历史的解读 蒋勲先生从中国书法的演进与文字,器物之间的关连谈起。他指出,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唯一还可以在现代科技的计算机中方便使用的古文字,通过珍贵的古代文字图片的分享和深入解读,引发了汉字的使用者——全场听众对这种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年轻的文字的强烈自豪感。 生命的对话 书法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一点一划,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可以在大自然现象中找到比拟情状。在蒋勲先生眼里,书法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蒋勲先生还谈及自己对书法练习的领悟,书写是对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规”是圆,“矩”是方,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他呼吁父母从小重视和引导孩子的汉字书法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生命教育方式。 美的舞动 每一个汉字,除领悟其整体所表达的内在意义外,也应从外在欣赏它蕴藏的艺术美。五千年岁月形成的各式书写:可刻,可画,可歌,可舞。在蒋勲先生的描绘下,汉字的每一笔一划都不是静止的,而是灵动的,如水波跌宕,如檐牙高啄,如飞鸟双翼翱翔,笔锋随书写者情绪流走。书法是舞蹈,是音乐,是心情的节奏,是审美的符号。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尽管蒋勲先生是端坐在讲台上用儒雅的语言演讲,却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带给大家一场汉字的视觉舞蹈盛会。 |
“子子孙孙永保佑”这句话的每一个字是汉字造字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蒋勲先生在美学研究和美学教育道路上前进的座右铭。短短两个小时的演讲,是一堂震撼的历史课,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艺术交流,是蒋勲先生实践他座右铭的一角。精彩的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文化共鸣和浓厚兴趣,激起听众心灵深处人文关怀的阵阵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