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未来 赢在先机 | 第25届【伊甸之林】杯赢利模式决赛圆满举办 时间:2016.05.19 来源:EMBA中心

从云计算到物联网,从O2O到大数据,我们的工作与思维方式一直被颠覆,而要想更长远地跻身于时下趋势和社会主流方阵中,我们要做的显然不仅在于明察眼前,更需预见未来。如何链接未来,赢在先机?2016年5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以下简称“交大安泰EMBA”)第 25届公司赢利模式决赛在交大徐汇校区精彩上演,最终“美人信息”队凭借“POCO2016赢利模式项目”获得决赛第一名。本次大赛由交大安泰EMBA2014秋1班学生李大鹏、2014秋2班学生杨亚婷主持,由【伊甸之林】独家冠名赞助。

今年正值交大120周年校庆,300余位听众与参赛者一起,用最精彩的分享为交大百廿校庆献礼。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教授表示:“作为EMBA最具代表的特色课程与大赛,赢利模式可以说已经成为商学院产学结合的标杆。商学院的课堂应该是在实战中进行学习,收获也会是更大的。”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教授介绍:“公司赢利模式大赛自2002年由交大安泰EMBA开办以来,每年举办两次,目前已成功举办24届。一个能坚持12年的大赛我们可以自豪地表示它是成功的,大赛不仅是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EMBA项目不断创新探索的过程。”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执行长钟惠民教授分享:“赢利模式大赛不仅分享智慧、幸福与美丽,更跨越海峡。2014年10月,我们与交大在上海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两岸赢利模式菁英邀请赛,今年大赛将走进台湾,欢迎届时海峡两岸的精英学子再次碰撞赢利模式大赛的火花。”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巫木诚教授表示:“如果一个旧东西,我们说这是一个旧的城镇,这个旧东西没有价值,可是如果我们解释成是一个古董,就有价值了。对于创新的看法要重视本身,也要利用你的洞察力产品隐性价值。”

此外,作为从交大安泰EMBA公司赢利模式大赛中走出的成功案例,来伊份董事长、交大安泰EMBA校友施永雷通过视频寄语本届大赛。他表示,通过赢利模式大赛,让他有序地整理了来伊份的商业模式。如若说之前的经营是在摸索中发展,那么大赛中小组成员共同梳理企业赢利体系,从而让他对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地认识与更好地把握。

链接未来,赢在先机

12分钟的宣讲,12分钟的答辩,24分钟的时间却凝聚了参赛同学一年来的辛勤付出。本次大赛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同时设定了针对小组陈述的最佳陈述奖三名,和最具网络人气奖一名。最终,“美人信息”获得一等奖;“小确幸”、“智慧先锋”分获二等奖;“智慧魔方”、“幸福时光”、“金钥匙”、“C.Smart-爱你的家人”分获三等奖。“最佳陈述奖”由“美人信息”代表沈怡、“小确幸”代表史红霞、“智慧先锋”代表李莉获得;“现场最佳人气奖”由智慧魔方队获得。

如何以高瞻远瞩之姿进入市场?如何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如何使可持续竞争力更强?这是企业家都应该思考并在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本次参赛的7组队伍中,有基于智能产业和养生产业未来良好发展前景,为老百姓提供日常饮品配套服务,开发智能养生类产品的“智能养生项目”;有以物联技术优化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结合智慧生活打造未来智慧服务平台的“智能家居项目”;有区别于传统养老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的“高端养老院项目”;有中国最大原创图片生活分享平台的“视觉生活存储分享项目”;有定位于中国新型的OTO职场精英教育培训平台的“OTO教育培训平台项目”;也有专为“本地人”而生的“自驾游项目”,以及通过互联网智能硬件与APP的运用,用智能代替人工管理,使综合性的社区服务小型化的“社区配套自助服务项目”。 

本次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沈怡动情分享:“在还没有加入交大安泰EMBA之前就一直听说‘赢利模式大赛’,这是一个可以让同学们将‘学以致知’和‘学以致用’紧密结合的项目,也为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碰撞、互相学习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赢利模式创新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但创新的道路上也让我们享受着快乐。由于同学们工作都非常得忙碌,因此大家用尽了各种互联网工具,确保团队可以时刻对每一个细节的新思考进行充分且深入的讨论。一次次深入的讨论以后,我们都体会到了创业创新的不容易。但同时值得庆幸的是,也正是因为不断的碰撞和分享,小组成员们的视野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此外,【伊甸之林】董事长高翔作为校友受邀出席了本次大赛,分享了【伊甸之林】与交大的不解之缘和他的创客梦想,并为参赛队伍送上鼓励寄语,为活动增添自然、健康、浪漫的氛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八位来自高校界、实业界、管理咨询界、创投机构界、金融界等领域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应用经济系教授于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EMBA课程教授费一文博士,上海市工经联主席团主席、翰澜咨询联合创始人与荣誉主席张肇麟先生,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璞先生,德太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黄辉先生,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宋安澜先生,常春藤资本合伙人范惠众先生,汉理资本创始人、董事长钱学锋先生作为本次“明星导师团”,为此次大赛专业性、客观性、公允性保驾护航,用自身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话。

针对7个不同领域的赢利模式项目,评委们提问与建议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一针见血,直切重点,鞭辟入里。权威的点评、精辟的点拨、巧妙的点睛,在热烈而紧张的答辩环节中,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管理智慧与实战经验启迪,也引导大家更深地反思各自项目的亮点与不足,不断激励着学员们再接再厉,从创思走向实践,从创新走向卓越。

评委观点集锦:

▲于冷:商学院的“赢利模式”讲授与一般外界的讲授也许不一样。安泰作为国内领先的商学院,作为百廿交大的商学院,我们希望告诉学生“商业要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才可以发展”,我们希望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德的领导者。

▲费一文:赢利模式大赛是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这一届“大消费“的项目特别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潮流”同学都能捕捉到,但是具体的落地并不这么容易。如何构筑恰当的商业模式,在群雄纷争中领先一步?从关注“点”到关注“面”,项目才能走得更远。

▲张肇麟:一个优秀的项目需要“睿智“、”“洞察力”、“责任感”三大特质。“睿智”能让项目走得更快,“洞察力”能让项目走得更远,“责任感”是高校企业者区别于其他领导人应有的情怀。

▲王璞:创业是一条机遇与荆棘并存的道路,所以我敬佩今天各位创业者。今天的时代有很多有趣的“关键词”:跨界、众筹、社群......,期待后续的赢利模式大赛能更贴近“时髦”,走在风口。

▲黄辉:“工匠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虽然现在互联网大热,但是我们切勿忘记传统的创新,落实到产品本身仍然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资本并不等于钱,投资人的理念、对企业的认同等等才是企业应该考虑的关键。

▲宋安澜:什么叫好的赢利模式?“接地气”很重要,我们投资的时候先看的就是“痛点”,当你的项目真的在解决受众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带来赢利。“风口”不一定要紧跟,因为一旦风口变化,你也许就“掉落”在地了,企业一定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

▲范惠众:赢利模式并不单单指企业是如何挣钱的,“挣钱”不等同于赢利模式,大赛是希望通过最优秀的企业家、教授、投资人一起,寻求企业挣钱的方式方法如何模式化。企业立足点是“创造价值”,也就是“解决问题”。

▲钱学锋:我既是大赛的评委,也是大赛的受益者,一方面是投资的收益,一方面是知识的受益。本次大赛主题是“链接未来,赢在先机”,基于此我有两点希望:首先,链接未来前,创业者需要看清未来;其次,赢在先机前,创业者需要把握先机。

百廿智慧,创新基因

可以说,交大安泰EMBA的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已经成为商学院从理论走向实践再走向产业的一个风向标。谈到风向标,非常幸运的是交大安泰率先看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变革,2013年秋季即以前瞻性的眼光率先在体制内商学院中推出创新创业管理方向EMBA。2014年又创新EMBA课程体系,新增“创新+、金融+、互联网+”模块,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站在风口的创新型创业人才。

此外,作为交大创新基因的传承,交大安泰EMBA又相继推出 “互联网+训练营”、“上交创业汇”、“上交金融家”,为交大校友与交大系创业者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更带来技术驱动的商业创新理念,这一切对我们EMBA的培养理念的持续打造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基于此,交大安泰EMBA获得商学院权威排名--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10位,连续三年蝉联本土中文EMBA项目之首的佳绩。

事实上,包括“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在内的“三大整合项目”(赢利模式、绩效提升、领导力反思)作为交大EMBA完整的整合性体验式教学模式,大赛凝聚了学院智慧精华,涌现出许多杰出案例,其成果不仅集结成册,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不少案例直接产业化,或获得注资、或最终上市,如已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的“易居中国”,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休闲食品品牌“来伊份”,校友企业“巴安水务”、“维宏股份”创业板成功上市,“巨灵信息”、“鹿得医疗”、“亚汇投资”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等,充分展现了大赛深远、持续的后续效应与影响。这一批极具成长性与社会责任的企业,传承着百年来交大“敢为人先”的精神继往开来,再造辉煌。

供稿:EMBA中心 文娇

责编:EMBA中心 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