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著名经济学家邹至庄教授到访我院做客“安泰问政”特别活动

发布者:中国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1-16

114日,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到访我院,并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A301报告厅为“解读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指南》发布”的“安泰问政”特别活动做主题演讲。本次“安泰问政”论坛由上海交大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周林院长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为论坛致辞。论坛还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袁志刚教授、来自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方颖教授作为论坛的互动嘉宾。出席活动的媒体单位包括:第一财经、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澎湃新闻、新浪财经等。超过200名交大师生听取了本场论坛。

周林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交大全体师生对邹至庄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邹至庄教授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邹至庄教授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在计量经济学方面有著名的邹氏检验Chow Test,提出了动态经济学的谱分析方法和最优控制方法;在80年代初,邹教授就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是最早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海外学者之一。长期以来,邹至庄教授还致力于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发展,举办邹至庄留学计划输送国内优秀人才至美国学习现代经济学。

邹至庄教授通过他在《第一财经》出版的三篇文章来解读中国经济,并解释了什么是第一强国、做第一强国以后,中国需要做哪些准备。他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短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在谈到中国总消费与总投资的比例时,他并不同意关于“中国的消费不够,投资太多”的观点。他认为投资之所以增加那么快,投资率那么高,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从许多年前开始,国营企业的生产跟民营企业、私自企业的生产的比例不同。私营企业生产的比例大于总生产比例的增加,私营企业在生产方面比较重要,私营企业在生产量上的迅速扩充导致了投资的增加。另一个方面,消费是由中国居民自己决定的。中国的Consumer Behaviour(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很自然的行为,中国人自愿消费多少就消费多少,没有说太高,也没有说太低的问题。此外,邹至庄教授还介绍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GDP的模型、消费理论、投资理论以及中国通货膨胀怎么决定,分析货币变动影响生产和物价的原因和先后顺序,并讲述了1985年、1993年中国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阐述了两次通货膨胀的不同原因,他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银行能否施行适当的货币政策。

在互动环节,在场师生就中国的股票价格、“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去杠杆等问题进行了互动和解答。同时还讨论了海归学者和本土学者如何发展的问题。袁志刚教授、方颖教授都各自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研究成果及观点,现场观众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