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与区域】为什么香港深圳可以合称“香圳”?发布者:中国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03-28原文来源:2019年3月27日微信公众号《南风窗》; 作者: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不同于以行政区划界分的空间范围,是具有一定弹性或张力的。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从城市群具体到了都市圈,这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何为都市圈,它与城市群是什么关系?“指导意见”用一句话明确了,“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又有了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
所以,高铁可以是通勤工具,但必须是指在更短时间上的乘坐,如香港西九龙到福田或深圳北,分别为14分钟和17分钟。这就是说,上海和南京不在同一个1小时通勤圈范围的都市圈,因为加上搭乘高铁和赶赴办公地点的时间,通勤远在1小时以上;香港和深圳则在同一个1小时通勤圈范围的都市圈。前些年,有一位美国学者就看到香港与深圳都市圈发展的无限可能,并用“香圳”冠名,称其为名列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城市。
笔者调研发现,某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城市,会同时受到两个以上都市圈的影响。例如,江苏省宜兴市,和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距离大致相等,它可能同时是这三个都市圈的一部分。 当地人告诉我,尽管宜兴离上海的距离稍远于南京、杭州,但其经济与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既要明确一个都市圈所涵盖的行政区划,加强其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主要是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交通一体化建设,又要在相邻地区加强与周边的各种交通连接,在更大范围促进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的连网范围,至少以“1小时通勤圈”为轨道交通规划原则,扩大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将为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创造最为必须的基础性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