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YSVARTZ_SPE_MENU_IDEND TZSYSVARTZ_SPE_PARMENU_IDEND
当前位置: >

微漫画 |“人民楷模”都贵玛:抚育“国家的孩子”的草原额吉

发布者:学生事务与职业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1-20 阅读数:1.2k

你知道吗

在蒙语中

有一个美丽的词语

“额吉”

译成汉语

是“妈妈”的意思

 

在辽阔的杜尔伯特草原上,草原额吉都贵玛的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着:“从小父母双亡的都贵玛是当地有名的妇产科大夫,她收养过28名上海孤儿,拉扯过无依无靠的牧民子女,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她是杜尔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亲,是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原型人物,她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奉献中感动了无数人。

 

1942年,都贵玛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大草原和蒙古族的豪放,铸就了她勇敢、坚韧、勤劳的品格和对大草原的无限热爱。她从小就开始放牧、挤奶、剪羊毛、打草,伴随她成长的只有茫茫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而她也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孤儿院爆满,孩子口粮成了问题。中央主管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向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求助,希望调拨一些奶粉。乌兰夫说送奶粉不成问题,但能维持多久是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送到内蒙古草原。

19岁的都贵玛被招进了临时建起来的育婴院,成为照看28个孩子的保育员。还没有结婚,就成为了母亲,独自抚养28个孤儿,她唯一的底气就是,她自己也是孤儿。

 

这些孩子们,最小的刚刚满月,最大的也仅仅6岁,一个个就像嗷嗷待哺的小羔羊。都贵玛用温柔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给了孤儿们第一个家。从喂奶喂饭到护理拉屎撒尿,她整夜不眠不休,将孩子们从头到脚收拾得干净利索。一有孩子生病,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外面天气如何恶劣,都贵玛都会跳上马背到医院去。人们常常见到年轻的她在深夜里骑着马,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草原饿狼围堵的危险,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

 

杜尔伯特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长年的游牧生活严重地摧残了牧民们的身心健康,不少牧民年过50岁就已百病缠身,而分娩更是广大当地妇女面前的一道“鬼门关”。上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

 

对于文化基础极差的都贵玛来说,学习医学知识远比战暴雪、斗狂风困难得多、艰辛得多。但是,畏难不前不是她的性格,别人一天学会的东西,她就花费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掌握,她一边放牧一边学习,向方圆百公里内的妇科大夫请教了个遍。就这样,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都贵玛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她也因此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

 

就这样,草原额吉用自己的大爱践行了“接一个壮一个”的承诺。这群来自南方的孩子们,熬过了草原上的风霜,抗住了北方的寒冬,一个个都长得结结实实、健健康康。


“我从心里爱他们,也真心感谢他们,让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快乐。”都贵玛说,被孩子们叫一声“额吉”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就是额吉,伟大的草原母亲。

 

前不久,在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之后,都贵玛说:“抚养上海孤儿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现在他们生活得都很好,我很欣慰。我年纪大了,非常感谢国家给予的这份崇高荣誉,我会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向“人民楷模”都贵玛致敬!